春季防病四件事
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春季属于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脾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春季人们外出较多,人口密集,病菌容易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如果发现孩子发烧、咳嗽、鼻塞、流鼻涕、高热惊厥、恶心、呕吐、腹痛等任一症状时,要及时求医。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家长勿擅自给孩子喂药、孩子一旦生病,有的家长便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药,这种方法可取吗?
“儿童须慎重使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奎诺酮类三大类药品,以免因用药不当导致儿童脏器损伤,影响发育,甚至致死。”专家指出,如果患单纯感冒时,可自服一些对症的药物,如具有清热解毒和退热作用的感冒药、咳嗽药水等,同时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休息。2至3天后,如果症状不好转或期间症状加重,要及时就诊。
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时,应先尝试用一些上次发作时有疗效的药物。若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小孩如有较严重慢性基础疾病者,以及症状较重者,要及时看医生,切忌在家自服抗生素,盲目滥用抗生素既容易诱导细菌耐药。”
饮食、运动、情绪、卫生四管齐下
预防春季呼吸道疾病,特别是那些宝宝家长进门后抱孩子前要洗手,以避免将携带的病菌传染给宝宝。春季给宝宝穿衣,要记住“下厚上薄”。因为宝宝一旦肚子着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宝宝的腿脚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头部捂得过热,容易头晕头昏、烦躁不安。
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因此,宝宝肚子、背部和腿脚要穿厚一些,头部和心胸口要相对穿薄一些。提高自身抵抗力才是关键。
概括而言,预防可从饮食、运动、情绪、卫生四方面着手。饮食上,要注意吃得好并不代表营养足,不要挑食偏食、暴饮暴食,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充足的水分可让鼻黏膜保持湿润,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呼吸系统抗病力也是很有益的。孩子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学会自我减压。至于卫生,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室内卫生,如保持通风、勤晒衣被等;二是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呼吸道疾病以空气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因此要特别注意手的卫生。
春捂秋冻是人们在预防疾病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除了“春捂秋冻”的说法,民间还流传“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的俗语,都是劝人们初春季节,适当捂捂更健康。
很多的患儿是因为冷热不当导致的感冒、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的毛病,所以春天家长更应注意,适当给孩子捂着点儿。但对于喜欢到处活动的孩子,要适当减一些衣服,以防玩得大汗淋漓后被风吹,反而会感冒。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