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支持,发现孩子成长的力量
教育始于倾听,游戏相伴成长。为进一步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正确解读幼儿行为,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推进班本课程的实施,6月16日下午,长江路幼儿园开展了“倾听·相伴,共成长”班本课程分享会。
老师们用心倾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追随孩子们的脚步,在一日生活中挖掘孩子们的兴趣指向、热点话题以及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将预设与生成互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本课程。中班组的林春霞老师从孩子间的交流中发现了他们的兴趣点——“风筝”。从风筝的由来、“纸鸢”的制作、追风少年、关于风的秘密以及拜访民间艺人等活动,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教育,努力挖掘民族艺术精华,用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进行美的教育。
来自小班组的三位老师从班本课程的缘起、审议、目标、实施过程等几个方面班本课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反思,并采用PPT展示与解说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
范从玮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寻关于宝宝小名的秘密,通过一对一倾听、晨圈分享、游戏故事等环节和孩子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及时进行做出回应。针对课程不断反思、不断优化,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理解、认识,生发新的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绚丽色彩能够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朱敏老师抓住孩子间的对话分享——“彩虹色”,及时生成了“嗨!颜色”主题系列活动,让幼儿初步形成“色彩”的概念,以“玩”入手,带领幼儿观察身边和大自然的颜色,在寻色、探色、玩色、用色的过程中启发孩子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卢妍老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孩子的需要和发展创造条件,在陪伴小鸭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始了各种初体验。如第一次经历小鸭子的死亡,第一次为小鸭子铲屎、第一次喂养,第一次为小鸭子造房子等等。孩子们收获到了尝试的勇气,更体会到了保护生命的意义,老师们也在倾听孩子心声的同时引导、帮助他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分享结束后,副园长谢静肯定了老师们在课程实施中的亮点:如老师的一对一倾听更有效地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捕捉到孩子们的需求,从而也能更有效地支持孩子们地探索和尝试。通过信息技术和家长资源和课程进行融合,关注与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让幼儿真正以“小主人”的身份来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她提出老师们需要用心倾听,多做思考,鼓励和支持孩子们的深度探究,在多元体验中提升能力、增长经验。
通过交流学习,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专业成长,为今后更好的开展课程活动积累了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行”,只有学会静心观察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才能发现了孩子有价值的兴趣点,课程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