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享】一场有“故事”的教研
一日生活皆课程,一个不经意的发现,一个天真烂漫的想法,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我们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课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
作为长江路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重心,探究课程如何深入实施?如何持续助推幼儿发展?在近几年园本课程班本化的探索过程中,长江路园人自问自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寻求答案。近日,幼儿园举行小班、中班优秀课程案例分享活动,全体长江路园人齐聚一堂,共话课程故事,传递长江路园之声。
户外活动时的一次荡桥引发了幼儿对桥的探究,《“桥”见快乐》由此而来。活动中江老师根据幼儿的需求和他们一起走近桥、建造桥、创想桥,通过直接感知对桥有了更多的认知和了解。
一次美丽的邂逅,幼儿对园内的橘子树有了兴趣。活动中,幼儿认领了各自的小橘子,通过识橘、品橘、探橘、玩橘,一步步探寻橘子的秘密,体会到了探橘之趣。
幼儿园新建的树屋吸引了幼儿的驻足,严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了《小房子,大世界》的班本活动。在与幼儿的谈话中,围绕对房子的疑问拓展了一系列活动,满足幼儿对各类房子的好奇心。
许老师的课程故事来源于秋天的水果——橘子。对小班幼儿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在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的游戏中,了解橘子的种类、特点、味道等。
丁老师分享的课程《奇妙的洞洞》,以幼儿的发现为切入点,追随幼儿的兴趣,经过班级、年级组、园部的层层审议,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让幼儿在各种洞洞游戏中了解洞洞的另一番天地,从而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有关洞洞的乐趣和经验。
多彩的颜色对小班幼儿有着难以抵抗的吸引力,陆老师引导幼儿从身边的颜色观察起,开启了一段与“颜色”的探究之旅。趣味的颜色小游戏和环境氛围的渲染都让幼儿沉醉于活动当中。
副园长谢静对本次课程分享进行逐个点评、总结,对全体教师提出期望:老师们可以打破原有的预设,追随幼儿视角,坚持关注课程的真对话、真留痕、真成长,通过观察、支持、梳理、反思,让课程故事成为真实、生动、喜悦的幼儿成长记录。
每一个课程故事都蕴藏着教育的温度与深度,每一次学习和探索都是一段快乐的旅程。让我们一起追随孩子的脚步,捕捉他们眼中的精彩瞬间,陪伴他们慢慢成长。让我们看见儿童、记录儿童、理解儿童,遇见教育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