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生成课程,共探教育新可能
为进一步探索AI技术与生成课程融合,践行“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5月9日下午,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开展了中班组课程分享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展示了中班组三个生动的课程案例,展现了幼儿在AI辅助下的深度学习。
在《啾啾和绒球的婚礼纪》中,仇艳老师以班级兔子为契机,孩子们用AI生成婚礼音乐,分组担任“司仪”“布置”等角色。面对“舞台承重”“路线规划”难题,他们用积木搭建支架,设计箭头图标规划路线,制作出生动有趣的《AI与婚礼》的主题绘本。
朱亚琴老师的《桃花朵朵开》课程里,幼儿带着“桃花为何未开”的疑问,借助AI了解植物生长规律。通过记录桃花生长、制作桃花茶,孩子们在与AI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了温度对生长的影响,在探索与实践中实现了多的领域发展。
杨维老师的《遇“毽”》课程,幼儿在探索羽毛、塑料绳等毽子材料后,与AI对话,尝试自主设计毽子、制作毽子,还与其他班级的幼儿分享了“高腰踢毽法”,在传统游戏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
副园长谢静肯定了老师们愈发专业的儿童意识、资源意识、课程意识,她指出,AI是助力幼儿探索的工具,人工智能的运用有助于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们在今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更加关注幼儿的真实需求,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提供更加有效学习的支持,促进幼儿经验的获得与发展。
此次班本课程分享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开展班本课程的成果,增进了班级间的交流互动,形成互学共长的研究氛围,还提升了教师在班本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开展、推进、反思和总结的能力。相信在此次活动分享后,教师们会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感受和体验,不断丰盈课程实施,与幼儿共同演绎更多精彩、有价值的课程故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