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在菊黄果香的九月末,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的教师们分别就主题墙、植物角、区域设置及走廊文化的环境创设展开了诊断评比活动,一场聆听分享交流的相遇在思想碰撞中开启。
区域互动,缤纷游戏筑童心
室内外的每一处布置都融入了教师、幼儿和家长的智慧,尽显着清新和美丽,创设出了一个个温馨舒适、整洁灵动的“留慧区角”“驻爱长廊”。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追随孩子的游戏,结合主题活动变化、班本课程实施,生成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科学主题活动。
在图书漂流中转站里,大家欣赏了一个个温馨的绘本故事,收获了一个个家庭的亲子奇遇、拥有了一段段温暖的阅读时光。
夹着叶的黄,带着果的香,自然角里,与生长相遇。孩子们在观察、测量、实验、对比、探索、交流、记录中,绘制阳光雨露下的缤纷故事。
绘制的个性标识、游戏计划,师幼协作完成的班级公约、弹性时间作息表……张贴在孩子们可视的墙面板块中,一张张、一片片,诉说着孩子们的精彩生活。
主题呈现,儿童海报述童梦
各班教师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围绕一班一特色、一班一品味,呈现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幼儿在多彩灵动的环境中、演绎童真。
幼儿作品在博古架上有序陈列,网络图、调查表在主题墙上缤纷呈现,他们见证了儿童的学习历程和发展方式,折射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意识。
儿童参与海报制作,绘制猜测、探索互动;教师观察幼儿游戏,分析行为、指导评价;主题分设板块框架,留痕留白、记录成长。
科学评价,纸笔摩挲记成长
观摩中,老师们人手一张评价表,或驻足摆弄、或蹲身观察、或拍照记录,细致入微地讨论着区角材料、欣赏着海报故事、交流着游戏深度,大家互相指出不足、吸纳优点,思想的火花在瞬间碰撞。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环境的及时填充和适时更换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创设不是变着花样的架子摆设,而是根据幼儿现实的需求性来及时调整和变化的持续性工作。
此次环境评比活动,是对教师理解儿童观的一种细致考量,老师们将继续敏锐地捕捉幼儿兴趣点、契合最近发展区,用心创设生活化、情境化、课程化、游戏化的区域环境,在挖掘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持续发展,让环境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