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课程“觅”成长 游戏“探”童心
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深入探索游戏案例的实施路径,科学观察和正确解读幼儿行为,6月29日下午,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开展了课程故事及游戏案例分享活动。
“课”随童心,“程”现精彩。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班级都是有个性的。班本课程只有基于儿童兴趣,始于儿童经验,源于儿童能力,才能让每一个故事精彩纷呈。葛晓敏、仇艳、王晓娟等六位老师在一段段娓娓动听的述说中呈现了教师立足于幼儿的兴趣、需求、潜能和成长,与幼儿共同实施课程的快乐之旅。
葛晓敏老师分享了《我们一起长大》。“原来我是从肚子里出来的!”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从怀孕到呵护小生命,一步一步体会到了妈妈的养育辛劳。
仇艳老师分享了《冰墩墩与花美美》。“冬奥会”这一体坛盛事点燃了中三班的小朋友们,他们一起思考、探索、创新,成为了班级冬奥会的主人!
王晓娟老师分享了《光影印记》。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但常常又很容易被忽略的科学探究素材。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他们的问题接踵而至……
谈雅倩老师分享了《地底下的小精灵——西瓜虫》。西瓜虫的出现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疑问,为了帮助幼儿解开困惑,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与“西瓜虫”有关的探秘之旅。
林春霞与丁晓丽两位老师分享了《两个小一班的故事》。“嗨,城南小一班的小朋友!”“嗨,本部小一班的宝贝们!”相隔数里“云”相见,两个班的萌娃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申雨禾老师分享了《春日里的一缕“鼠”光》。孩子们对小仓鼠的好奇正是“亲自自然,喜欢探究”的表现,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保持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就这样,孩子们与小仓鼠的故事开始了……
解读案例,悦享成长。周子逸、茆雁鹏、朱亚琴、鲁洋四位老师通过PPT、文字解读等形式,还原幼儿游戏中的所思所想,解说教师的适时引导与支持,记录幼儿游戏与成长的足迹。
周子逸老师分享了《推小车》。“推小车时怎样才能保持平衡?”“怎样才不会漂移呢?”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得来了一个个探索后的成果。
茆雁鹏老师分享了《与光嬉戏,如影随行》。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孩子们在活动中一起发现光影,玩转光影,在探索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
朱亚琴分享了《玩转多米诺》。一次积木的倒塌引起热议后,一场好玩的多米诺探索之旅由此拉开了帷幕……
鲁洋分享了《好玩的“投射小车”》。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由浅入深的探究方式,孩子们在不断尝试中获得新的经验。
教育有言,花开无声。分享活动结束后,副园长谢静对活动进行了分析与指导。她抛出了“班本课程与游戏案例区别何在”的问题并引发讨论。她鼓励每位老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挖掘身边现有资源,踏踏实实做课程,希望每位老师用专业理念去分析幼儿、支持幼儿、发展幼儿。
分享的过程,也是在座教师们思维碰撞、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把观察、解读、支持幼儿变成一种习惯,从“要求放手”到“真正放手”,从“看见孩子”到真正的“读懂孩子”。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