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书香气 暑期“充电”正当时
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尤其是观察和解读儿童行为的能力,引导教师养成读书的好习惯,7月1日至8月7日,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的教师暑期共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盛夏书中觅清凉
撷一缕暖阳,捧一脉书香,身心沉浸,独酌墨香。踏着时光的节拍,于夏日最美的时光,老师们再次启航,仔细研读《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这本书,尝试在缱绻的书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跟随相机里的一角,一起来看看炎炎夏日里他们与书为伴的身影吧!
深耕细读促成长
阅读中老师们有智慧的火花,有思维的顿悟……他们认真做好读书批注,摘录书中精彩片段,撰写读书心得,边阅读边思考,不断反思和总结,在观念与理念的碰撞中促进了教育智慧的形成。
书里书外畅精彩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根据活动安排,8月7日下午两点,老师们准时上线,有组织有计划地讨论交流,共话“观察”。
交流中老师们对观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知道了观察的作用与指导的步骤,纷纷表达自己从书中读到的信息和获得的启示。
针对书中的观察记录方法,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分析观察记录方法的同时联系自己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和现象,重新检视、大胆讲述自己将如何实施观察,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
老师们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班级情况,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生动地剖析与解读,将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大家分享,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学互助,在交流切磋中得以解惑,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成长。
副园长谢静用“三个有”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有准备、有学习、有思考。她肯定了老师们的参与和互动,同时提出老师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将视角转向儿童,关注并研究儿童,及时观察记录儿童的发展变化,准确解读行为背后的“深义”,进而提供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
学习是一种耕耘,共读是一种乐趣,分享是一种智慧。炎热的夏天被书香浸润,满满的清气溢于老师的心中,共读活动不仅激发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更让大家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式和记录方法。长江路园的老师们将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努力成长为观察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的“行家里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