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路幼儿园:以课题促教研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追求更为合理的教学实践过程,通过过程参与使教师获得认知的提升与智慧的启迪,其最高的境界是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园本教研,兴园之本,近日长江路幼儿园继续加大教研、科研力度,以个人微型课题为抓手深入开展教研活动。6月11日下午,长江路幼儿园保教主任谢静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进行了一次培训,鼓励全体一线教师关注教育细节,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练,形成个人的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
首先,谢主任借助一位一线教师关于幼儿过度依赖安慰物的课题展开说明,此教师先通过细微观察、发现,做好详实记录,接着通过问卷、访谈进行调查,然后依照孩子的综合情况以及借助一些理念,分析孩子为什么会产生依恋,最后与家长沟通配合,商量对策,最终得出结论孩子为什么会过度依恋以及如何解决孩子的过度依恋。要始终坚持以“问题”切入“课题”,逐步形成“调研了解,问题切入,分析诊断,解决问题”的“微型课题研究”途径,达到“探究追问,第次推进,深度提升”的目的。
接着,谢主任讲述了微型课题申请书的填写要点,微型课题申请书主要分为“课题名称”“课题界定”“研究意义、内容”“预期研究成果”等。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课题选择、课题名称,课题选择要源于自身的教育实践,切实存在可以解决的细节问题,课题名称要体现具体、规范、简洁的重要元素。其次课题的界定要避免笼统式的陈述,需要针对课题名称的核心词进行具体界定。具体填写要点,谢主任向大家展示了吉顺梅老师关于“幼儿科学区材料的投放方式研究”的优秀微型课题申请书,让老师们更加直观掌握正确规范填写微型课题申请书的方法。
小课题做大学问,小研究长大智慧,小课题虽“小”,但仍然拒绝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研究态度。有时候,切入点小的微课题反而能够挖掘出大的“金元宝”。任何教育教学研究都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都需要精益求精。有了一定成果不能戛然而止,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究。微型课题研究说到底是一种行动研究,它因小而专,因专而精,因精而实,此次微型课题研究活动必将指导幼儿园教学实践,促进其专业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