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本领大,自理我最棒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帮助孩子与世界握手。长江路幼儿园小班组以《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精神为指导,以幼小衔接的指导意见为抓手,开展了“人小本领大 自理我最棒”系列活动。
学会独立是孩子们适应集体生活的首要任务。从迈进幼儿园的大门起,小朋友们就从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变成了“小主人”。一个学期的集体生活,小班的孩子们学习了自己洗手、自己喝水、自己吃饭,能努力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老师们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小班的幼儿自己穿衣、自己穿鞋、整理玩具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学会正确、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提供画笔、剪刀、小型积塑等工具和材料,支持幼儿进行画、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小班组的老师们把“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贯穿于孩子在园各个环节中,“既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尊重和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引导幼儿用巧妙的方法,进行自理、自立的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家长们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除了自我服务能力方面的培养之外,同伴帮助在自理能力培养中也非常重要。
生活自理能力是儿童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它是孩子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在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中,孩子们在原有的经验上都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尝试自主服务,学会整理班级环境,鼓励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一起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
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小肌肉群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自主进行、自由推进、总结经验。一起期待接下来孩子们更多精彩故事吧!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