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儿童本位,创出别样精彩
环境是一种隐形的课程。“1+x”形式的主题海报,实现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呈现出鲜活性、故事性、互动性、发展性的状态。为创设儿童本位的环境,3月9日和3月15日,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开展了“创出别样精彩”儿童海报沙龙研讨活动。
小组研讨撷经验
“会说话”的主题海报装载着孩子们内心丰富的表达。各班老师将精心制作的主题海报同呈一堂,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观摩与研讨。在小书式、屏风式、折页式以及连环画式的主题海报中,孩子们活动的痕迹如同一幕幕行走的动画,真实灵动而又缤纷多彩。老师们或拍照记录,或逐页分析,在相互观摩中撷取经验,并切实感受到——孩子们点状片状的经验以及独特的表征方式,能够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聚焦问题促交流
主题海报让每一位教师真正走入幼儿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长江路幼儿园的老师们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挖掘问题。
基于对儿童海报概念的认知和实施的价值,副主任刘昀以解决问题为切入口,结合自身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一一解剖分析。她表示:“主题海报是孩子将主题活动推进的全过程,用深度学习最典型的表征符号、表征语言进行记录而形成,反映了儿童的探究过程和学习策略。教师应提供支持并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表征形式,孩子便会有意识地去发现、分享、交流、表达、探索、解决问题。”老师们的理念、疑惑、经验在讨论分享中汇聚交融。
回归实践共分享
总有一种灵魂的相契,在思维碰撞中如约而至。为了让全体教师对课程环境创设有新的理解与思考,刘娅薇、葛晓敏、丁晓丽、许慧妍、卢妍五位老师从设计理念、存在不足、问题与困惑以及自我反思几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了在主题实践中的经验,初步总结了如何让幼儿参与设计、如何实施小组海报与个人海报、如何呈现过程性资料......并提出了主题海报留白、留痕、留疑的重要性,做到从教师走向幼儿,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形式走向内容。
总结反思助成长
追踪问题、支持探索、记录经验、留足空间、让幼儿参与制作,才是主题海报创设的有效形式。活动最后,刘主任总结了目前主题海报创设的不足之处:一是大部分主题海报是以老师的逻辑为主,缺少儿童感、线索感、过程感和整体感;二是集体海报居多,忽略了小组海报和个人海报的呈现;三是文字太多太大,有喧宾夺主之感......老师们且听且思,互促互进,共同探寻接下来海报制作的具体方向。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此次沙龙研讨活动如源头活水,给予全体教师春风和煦催人行的无限动力。长江路园人将始终发扬“牛”的精神与韧劲,勤于研修,乐于反思,携手探路,深度交融。回归儿童本位,回到孩子的立场,做高质量的引导者、支持者和追随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