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动童年,“域”见美好
为了提升科学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实现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华新分园于3月15日至4月14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区’动童年,‘域’见美好”主题科学研讨活动。
小组讨论-初步了解
为加强教师对科学区域设置的认识和理解,老师们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研讨,大家一起围绕“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怎样投放适宜的材料”、“如何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等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合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交流。
区域打造-实践出新
前期的小组讨论与学习,让老师们对区域活动的创设有了全新的理解,并对现有科学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老师们以《指南》为载体,结合本班幼儿的兴趣和最近发展区,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创设,注重合理性、操作性、创新性和整体性,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发现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和规律,促进其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互动交流-焕然一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跟进,科学区不论是在环境氛围的创设、材料的递进投入,还是幼儿的追踪发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月14日中午,第三次的研讨活动如约而至。本次研讨活动由保教处副主任王晓雪老师主持。王老师小结了前期科学区创设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小组研讨后的实践情况。并随机选取了小、中、大班年级组的代表介绍自己班级科学区的设计思路以及开展近况。
随后,王老师组织对三个年龄段班级的区域分析交流情况展开了进一步研讨,如:从哪些方面调整教师的站位、如何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科学探索、记录表的设计等。老师们对科学区游戏活动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对区域材料投放、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游戏水平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针对材料是否适宜幼儿操作、区域划分是否符合动静结合原则、怎样提高幼儿的兴趣度和专注力等问题,产生了思想的碰撞。
最后,彭燕园长对本次科学研讨活动进行评价总结,并指出针对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科探区的创设也要有不同侧重,小班重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中班重在帮助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问题并鼓励幼儿尝试简单的记录,大班重在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孩子带着情感去活动、去探索。
未完待续-努力前行
“区”动童年,“域”见美好。区域创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区域的教研漫长而又值得深入研讨,大家将继续不断的观察、渗入、实践,摸索前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