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深思 不负“宅”时光
202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意味着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有了新的、更科学的标准。它是指引幼儿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也是支持教师走向专业的重要路径。
4月,春暖花开日,学习正当时。虽然有序的幼儿园生活被疫情按下“暂停键”,但本着“专业发展不停步”的宗旨,长江路幼儿园制定了《疫情期间教师学习研修方案》,组织全体老师于4月25日——4月30日期间对《评估指南》进行精读、研思、共享。
老师们通过“线下与线上”、“分组研讨与全园共研”、“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等方式,对《评估指南》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探讨。
自主学习,明“框架”
老师们围绕5个方面、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察要点进行了居家自主学习。他们或摘抄,或划重点,或绘制思维导图,用笔尖留下思考的痕迹,进一步加深了对评估内容的熟悉和理解。
分组研讨,析“重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4月28日下午,老师们准时相约交流群,分教研组进行了线上研讨。在各组长的组织下,大家围绕重点话题,踊跃发言,将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进行思想碰撞。
话题一:《评估指南》对保教工作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交流中大家了解到《评估指南》出台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归纳梳理出内容脉络,并从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劳动教育、过程质量、正确看待幼儿、自我评价等内容中洞悉出评估的新要求。
话题二:理论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
老师们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班级日常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和感受。如游戏故事记录的跟进过程、师幼互动中的有效回应等,对《评估指南》进行了更生动具体地解读。
话题三:针对《评估指南》中“师幼互动”的要点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交流中大家都认为要基于“儿童视角”,与幼儿共情,尊重幼儿不是只存在于某时或者某一刻、某一句话,而应实实在在的,从细微处关注幼儿,支持幼儿,从而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促进幼儿高水平发展。
话题四:对于《评估指南》还有哪些困惑或问题?
聚焦《评估指南》,结合自身实际,老师们分析、比对、寻找日常保教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实现了智慧的再凝练、再碰撞。
专家引读,炼“内涵”
通过线上研讨,大家对《评估指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但一两次的研讨是远远不够的。副园长于小进向老师们推荐了多位专家对《评估指南》的深度解读,同时她提出:对儿童的理解、对高质量的追求应永无止境,大家需要在《评估指南》这个革命性文件的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不断反思自己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真正达到从学习文件到教育实践的转化。
研修启发成长,真知始于实践。《评估指南》对未来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愿景,给教师成长指明了新的方向,长江路园的老师们将会继续在学习、实践、反思中体悟科学评估理念,从实践出发,努力做一个有思想、会思考、能行动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在这别样的春天播撒下“研读”的种子,让它在长江路园人的滋养下,以学习不停息、行动不缺席的努力姿态,不断生长,开花结果。
勤学深思
不负“宅”时光
春和景明日
定是战“疫”成功时
用户登录